欢迎访问官网!
新闻动态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1-12-13
从“不愿管”到“主动管” 从“单打独斗”到齐抓共管 济南“双轮驱动”考评激活一池春水 “原来不愿管、不会管,现在主动对接、主动管。”提起“双轮驱动”考评机制催生的变化,山东省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刘动如此感慨。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今年3月,济南市出台《关于建立安全生产考评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行业、属地“双轮驱动”考评机制。截至目前,济南市已组织开展2个季度考评,检查近1000家企业(单位),倒查部门(单位)、区县(功能区)监管责任,极大推动了行业、属地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1月至10月,济南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9.6%和49.2%。 直插基层 实地检查 “以前我们考核,通常以听汇报、查资料为主,形式化比较严重,效果一般。”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慕平感慨道,“新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根据实施意见,考评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组织人员到街道(镇)、企业(单位)进行实地检查,通过检查评估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倒查部门(单位)、区县(功能区)监管责任。 “从安全监管最末端的街道(镇)、企业(单位)入手,能够有效摸清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推动各级各部门把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巡查督查处处长赵凤荣表示。 济南市科学设定了考评内容(见上图)。考评工作由市安委会组织,市安委会办公室具体实施。市安委会每季度制定下发考评实施方案,明确考评事项清单及赋分标准,周密组织开展考评工作。 滚动排名 严格奖惩 为确保效果,济南市采用多种措施,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在季度考评结果运用方面,市安委会办公室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考评成绩,形成季度考评情况报告,经安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审定后,向各区县(功能区)、部门(单位)和企业(单位)通报。“市里下发的考评情况报告,就像医生下发的体检报告,既说问题也指原因,是各方面开展工作的一个指挥棒,能有效提高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济南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钱勇说。 每季度考评工作结束后,市安委会组织召开点评会,排名后2位的要在点评会上发言;对连续2次排名后2位的,市安委会负责同志将对该区县(功能区)、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 济南市将各个季度的考评成绩汇总,形成各区县(功能区)、部门(单位)年度安全生产考评总成绩,纳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范畴,作为评先树优、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这对他们自身利益影响太大了,如果这个单位本来是‘优秀’,因为安全生产问题被扣分,从‘优秀’变成‘一般’,每名职工的年底评优、奖金发放等都会受影响。” 赵凤荣表示。 发现漏洞 压实责任 “我们把企业(单位)作为一个采样点,以此来考评部门(单位)和各区县党委、政府责任落实情况,‘双轮驱动’推动监管责任落实。”赵凤荣说,“但说实话,有些部门(单位)有实际困难,不清楚安全生产工作怎么管、管什么,通过考评发现监管空缺、漏洞,也能帮助大家明确自身责任。” 据了解,考评覆盖市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26个部门(单位)。考评工作组织开展以来,26个被考评部门(单位)主动与市安委会办公室对接考评工作,共同梳理监管职责,研究改进监管方式方法,明晰监管边界范围等。“现在各部门齐抓共管,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赵凤荣说道。 考评工作开展以来,济南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安全检查工作,卫健部门进一步细化监管职责,体育部门进一步梳理确定监管对象,国资部门将安全生产纳入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体系……如今,安全生产工作从“单打独斗”变为各部门齐抓共管。 令人惊喜的变化还有很多。现在,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去一线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工作。此外,考评中形成的典型经验总结报告、短板弱项分析报告、工作改进建议等,成为系统评估济南市安全生产现状,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依据。 |
©济南浩宏伟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18044754号-1 技术支持:开创云